六合神算子传奇三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一):纪检监察室 程三民——《对不敢担当、推诿扯皮现象的剖析和整改》
发布日期:2021-12-25    作者:纪检监察室 程三民    来源:    点击量:1316    分享到:

对不敢担当、推诿扯皮现象的剖析和整改

纪检监察室   程三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然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奉行“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处事哲学,“不担当、惯推诿”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地阻碍了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好的发挥党员干部模范作用,使勇担当、善作为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是各级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党员干部“不担当、惯推诿”问题的表现形态

当前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综合起来程度不同地表现为以下六种类型:

(一)工作怕担责任,不敢大胆定事。实际工作中存在怕失误、怕风险、怕违规、怕越位、怕背包袱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信奉“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往往导致遇事不想负责、怕担责任,抓而不紧、执行不力,造成该负的责不敢大胆负,该干的事不能大胆干。

(二)遇事逐级请示,报告层层上传。对许多工作要求单位负责人向分管领导报告,分管领导向主要领导报告,这种逐级请示、层层报告的“击鼓传花”怕沾手的作派,往往导致“躲”字当头、“推”字当先,遇到问题想法躲、遭遇矛盾绕着走、面对困难推着干,遇事不敢大胆拍板做决断。

(三)碰到问题下推,落实责任下移。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总是习惯于张嘴指挥,动口不动手、务虚不务实,很少以自身冲在前的模范行动做示范、树标杆。这种缺少带头实干、甘当“甩手掌柜”的推来挡去的作派,往往遇到问题往下推、落实责任往下移,导致出了问题把板子打到基层,把压实责任变成往下“甩锅”

(四)只求平安守成,不求建功立业。工作状态不佳,进取意识逐步淡化;工作标准不高,履行职责不够到位;工作落实不力,完成任务大打折扣对上级决策部署传达贯彻不够及时,对推动的重点工作得过且过、无所建树,造成工作无特色、少亮点。

(五)享受工作“清闲”,追求个人安逸。求稳怕乱思想较重,奉行“多栽花,少栽刺”,对单位内部不良现象不愿管理、不敢批评。这种甘于平庸、不思奋进的“老好人”的作派,往往导致对党员干部日常管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习惯于过去怎么干的,以往怎么办的,甚至对发现的一些敏感问题也不闻不问、任其自然。

(六)群众观念不牢,处理诉求缓慢。职工反映的一些问题,往往“畏难”情绪强,总是强调“这困难、那困难”“搞不成、办不好”,只说不能办,不说该咋办。这种“这事不归我管”的“踢皮球”踢来踢去的作派,往往导致对职工的诉求消极应付,好事办不实、实事办不好。

二、党员干部“不担当、惯推诿”问题的成因剖析

经深刻剖析,当前党员干部“不担当、惯推诿”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担当意识不够强,缺乏进取精神。有的党员干部产生了“还可以、过得去、差不多”的自满心态,出现了“等一等、缓一缓、歇一歇”的松劲情绪,“勇于向矛盾叫板、敢于向困难宣战”的开拓劲头有所淡化,“跑起来干事、跳起来摸高”的拼搏精神有所不足,导致对工作标准要求不高,对难题破解不力,事事瞻前顾后、工作墨守成规,遇事不敢担当、不愿负责,不尽职责、不能拍板等现象时常发生。 

(二)工作能力不够足,缺乏干事底气。有的党员干部对主管或分管的工作不善于学习、不注重思考、不深入钻研,应知不知、应会不会;面对新事物新知识,往往反映迟钝、麻木不仁,既没多大胆识、更没多少知识。因“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缺乏真本事、硬功夫,导致有的工作习惯于墨守成规,遇事按老经验老办法处理,凡事以前怎样办如今仍然怎么办,工作稍有难度就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抓工作不得要领,想到什么抓什么、干到哪里算哪里,该抓的没有抓牢,抓了的没抓到底。

(三)办事作风不够实,缺乏精品理念。因有的领导干部布置任务多、督促检查少,会上说的多、亲自做的少,带头完成工作做得不够到位,造成一些重点工作效率低下、推进缓慢、成效不显;其他党员干部实际工作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性,往往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只求完成任务、不求争先创优,工作浮于表面、粗放应付,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不强。

(四)执行纪律不够严,缺乏责任追究。因党组织疏于教育、松散管理,导致有的党员干部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负责任、作风飘浮,上班迟到、早退、聊天、娱乐,甚至工作中擅自离岗外出溜达消遣;有的党员干部自由散漫,出勤不出力,在位不在岗、在岗状态差;有的党员干部大局观念不强,本位主义为先、个人利益至上,做事拈轻怕重、敷衍推诿;有的党员干部工作“耍滑头”、办事“踢皮球”,该办不办、急事慢办,能缓则缓、能拖则拖,甚至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热衷于讲“小段子”、传“小道消息”。

三、党员干部“不担当、惯推诿”问题的治理对策

(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始终做到在位履职、心中有责。加大学习教育力度,组织引导党员干部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牢固树立履责应该、尽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思想;通过细化责任、健全机制,确保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通过实行赏罚分明、严肃问责,鞭策党员干部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会担责,让全体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在位谋政履其职、心中有责不懈怠。

(二)要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始终做到不畏艰难、勇于攻坚。利用各种途径,组织党员干部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敢于担当的重要意义、真正内涵和现实要求,围绕如何做到敢于担当和克服庸政懒政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敢于担当是必备的基本素质、庸政懒政严重阻碍公司发展,不断增强敢于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树立认真的工作态度,切实做到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困难面前不推卸、挑战面前不畏惧,自觉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破除畏难情绪,敢于攻坚克难。

(三)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始终做到破解难题、推动发展。通过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充分发挥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部考核评价的鞭策作用,激励党员干部时时、处处、事事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以跳出传统思想的束缚、跳出眼前事物的羁绊、跳出思维空间的局限的作风,面对风险多想预案,面对挑战多想对策,面对难题多想办法;以创新的思维、大胆的探索,直面矛盾焦点、敢于动真碰硬、破解重大难题,确保对承担的各项目标任务心中有数、脑中有事、眼里有活、手里有牌、落实有果,真正使党员干部成为破解工作难题、推动事业发展的主心骨。

(四)要进一步强化进取意识,始终做到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进取意识,决不能“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昂扬进取的锐气、永不言败的志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把全部心思凝聚到干事上引导党员干部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牢固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忧患的使命感,持续保持用心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经常走进基层、深入一线、自觉将“庸、懒、散”转变为“勤、快、实”

(五)要进一步强化奉献意识,始终做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通过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表扬只干不说的党员干部、批评只说不干的党员干部、培养能说会干的党员干部,厚植党员干部专心致志做工作、倾情投入干事业的乐于奉献、踏实做事思想基础;通过建章立制,在制度层面保障乐于付出、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约束害怕吃亏、不愿奉献的行为,大力营造勇于挑重担子、敢于啃硬骨头的干事创业氛围。

(六)要进一步加强正风肃纪,始终做到挺纪在前、执纪问责。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保持正风肃纪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氛围不淡,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交叉互查等手段,切实发挥监督检查“探头”和震慑作用。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要充分用好用足“第一种形态”,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诫勉的诫勉,防止小问题造成大影响。对确实构成违纪、需要追究党纪政务责任的党员干部,精准运用“第二种形态”和“第三种形态”,该调整岗位的调整岗位,该免职的免职,该处分的处分,既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又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以严肃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